早上刚过八点,阳光明亮。车子从繁华喧嚣的县城出发,朝北在笔直的大街上行驶几分钟后,再朝东拐往城郊一条柏油大道。这条弯弯曲曲的柏油路,如游龙般通往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二塘镇石耉村。我们一行人今天是要到石耉村赏荷。
在我年少时,就经常听到大人谈论石耉人的勤劳。上个世纪,石耉村的农民除了耕田种地外,大部分人家靠起早摸黑地种瓜种菜致富,邻近的黄茆、石龙、武宣、三里等街圩,总能看见不少石耉村的男女老少或肩挑或用自行车驮着竹筐卖菜的身影。虽然是邻乡,我还从未到过石耉村。
有人告诉我,这条进村路以前是条泥路。晴天,乱刮的风以及来往的车辆将泥尘扬起,弄得路人一身灰尘;雨天,路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行人的鞋子、裤子满是泥巴水渍。
我们一行人所乘的车子,在柏油路上行驶了约十来分钟后,便在石耉村中某户农家的院里停下,宽敝的大院己经并排停了几辆各种颜色的小车。我们是陌生的访客,不知道这户人家的姓名。或许是听到有车子进了院子的声音,一位忙碌的中年农家妇女从外墙贴着瓷砖的家里,向我们投来露齿的甜笑,热情招呼大家进屋喝粥品茶。此时,太阳已经越过楼顶、树梢,向大地投射更炽热的光芒。作为游客,让人不仅感受到夏阳的炽热,更感受到石耉村人的纯朴和热情。
下车后,一股清爽的荷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一行人没有去打扰好客的村民,顺着荷香的牵引,寻找荷塘去了。
村中广场的南面,便是百亩荷田。绿叶衬托在粉黛花色之中,一条竹木铺设的赏荷便道架于荷田中间,四侧都是宽敞的大道。
从竹木便道上缓步而过,西边是大片的睡莲田,如面盆大小的莲叶匍伏于水面,遮屏住泥和水。一朵朵粉红色、淡紫色的莲花,撑着几寸高的绿色茎杆,朵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幽然地向游客们展现卓越风姿。
竹木便道的东边,田里的荷则是与成人一样高,洁白的荷花,花瓣张开,莲蕊金色如丝,迎着天上洒下的灿烂阳光。如簸箕大的绿色荷叶,衬着一朵朵含苞或已经绽放的花朵迎风而动。晴爽的蓝天下,洁净得像一方刚印染出来的新蓝布,不时飘浮着几块洁白的云,云或如丝织、或如绽开的棉花,浮云似乎已经停止了移动脚步,正在俯视着石耉村的村庄、荷田以及来赏荷的游人。
由于县城东扩,站在村前的荷田,朝南眺望,是一畈平展的农田和七星湖。直线距离约两公里外,就是高楼林立的武宣县城区,石耉村距离繁华、喧嚣的县城很近,仿佛是一处城郊公园。
每天清早,推开窗、打开门,东方的晨曦初起,携带露气的晨风便伴着丝丝荷香,穿楼过巷扑入石耉人的鼻腔。珍珠般的露液在荷叶里滚动,蜜蜂在荷花上飞舞,蝴蝶在荷田上下展翅。漫长的夏季,荷香伴着石耉人入眠,荷香伴随着石耉人劳作、赶圩、归来。
聪明智慧的石耉人,近几年又利用水田种荷搞起旅游。夏天,满畈荷花盛开时,引来四方游客观赏游玩,采莲蓬、取莲子。
村里不光瓜果飘香,荷田景色迷醉人,石耉人的厨艺也堪称一流。荷叶包裹着排骨拌大米、红枣、杞子的蒸饭,莲蓬酿也是该村特产,芋头拌精肉、藕片夹肉、藕嫩藤炒红糟酸等,每一道含荷产品的美食上桌,色、香、味俱全,都令人馋涎欲滴。
下午,与众多的外乡游客一样,我们看不够荷花,就在荷花前留下靓照,不能伸手摘下荷花,就去品尝石耉村的美食,然后浑身裹满荷香,乘上同样裹满荷香的车辆徐徐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