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盛夏之笋 覃 雄 2023年07月14日

在浓绿稠翠之中,在酷暑炎日之下,如果少了挺拔修长竹子的摇曳,缺了拱破土层尖笋的“探”视,那么这个夏天,肯定少了些许凉意。

家乡村前屋后都长着一片竹林,因为各家都喜欢种上几丛竹子。乡亲们或许不懂得“不可居无竹”之说,他们知道烟火更深得人心,但种竹一是为日常编织各种竹器所需,二是为了吃笋。

父亲常在放晚学后带我爬上半山腰去挖笋。之前父亲给队里放羊时,顺便在山上见缝插针种了好多竹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山上那些竹笋自然归我家所有。想要吃好笋,必须往高处种。山脚下的笋常会有人顺手牵羊挖去,每当父亲看到白皙的笋根凹眼,就像看到自己的伤口,随即俯下身来用湿泥和竹叶轻轻盖住。

我读上初中,每学期5元钱的学费让父亲犯了愁。母亲提醒父亲,何不挖一些笋去卖,父亲便趁天未亮,带母亲上山去挖笋。父亲摆摊卖笋,他是第一次经商啊,显得手足无措。由于缺乏经验,直到我放了晚学,仍未卖出一根笋。正当父亲要收摊时,见到我的语文老师上街买菜,父亲喊了老师,几位老师便走过来,父亲便一股脑地把一抱的笋塞到老师怀里。老师们商量,把父亲的笋全买,父亲不干,坚持要送给老师,老师们只好抱着笋回校了。不过,此后我两个学期的学费都让那几位老师给“承包”了,父亲觉得很内疚,不该那样送给老师。某个周末,班主任交给我一张校长写的字条,意思是学校食堂需要很多笋,因为师生很爱吃,要父亲多挖笋来。

如今,每当我看到街边穿着青翠外衣的竹笋,仿佛心里吹来习习凉风,就会联想到以前读书的状况。面对竹笋,我又如何不联想街边竹笋后面有着哪些动人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