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1日

游走于悠悠的童年之河

□ 覃茜昀

编者按:

腹有诗书气自华。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培养,给孩子的读物也要精挑细选。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本报邀请本地作者给孩子们推荐好书,作为儿童节礼物,帮助孩子开启智慧之门,照亮心灵之路,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日行万里”的快乐。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会轻轻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翻开赵丽宏老师的作品《童年河》,扉页引言中几行如散文般清浅恬淡的文字,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功力,一下将人从喧闹的现实世界带回悠悠的童年之河。待反应过来,才发现整颗心早已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世界中,眼前只见上世纪60年代老上海朝暮之烟火,耳边只余苏州河汩汩之水韵。

这是一部关于童年与成长的小说,也是一首关于爱与思念的散文诗。

懵懂的乡下男孩雪弟被父母带离故乡,前往上海展开新生活,从此,他的童年河就从故乡的小河拐入苏州河与黄浦江。成长的疆域随着小船前行不断扩大,他的心灵版图也在难以察觉的静默中逐渐开始扩张。雪弟小心翼翼地在新世界里观察与试探,于是,在他的童年里,开始出现上海弄堂老巷、画满故乡景色的石灰墙、能看到苏州河的屋顶晒台、蹲在亲婆脚边等他放学的白猫芦花、玩伴小蜜蜂和“牛嘎糖”……

不同于如今都市中冰冷的钢筋水泥,赵丽宏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斑斓、充满烟火气息的童年。他的文字淡雅清新却饱含深情,常常只用细腻平静的三言两语,就拨动了我的心弦。行走在书本的字里行间,仿佛乘着一叶小舟游走于雪弟的童年之河。多数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微风吹动河流,激起一圈圈浅浅的涟漪,点点星光在河水的纹路间轻轻跳动。但当雪弟因尿床被严格的保姆斥责时,我能感到拍击在船舷两侧的浪花更汹涌;当雪弟在大世界为两次失败的顶碗少年暗暗揪心时,我的心也随着这艘文字小船在河流中紧张地起伏摇摆。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听到文字底下岁月不断向前流动的悠悠之音。

人们总是很难说清自己到底在哪一个瞬间突然长大,但又似乎心照不宣地认可这种捉摸不透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或浓或淡的忧思。故事里的雪弟亦是如此,他虽年幼不谙世事,但总能靠着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感知到散落于生活各处的酸甜苦辣。童年的细节被赵丽宏一一捕捉,他先为种种残酷而沉重的现实画面蒙上一层孩子眼中特有的澄净滤镜,又用略带感伤而又不显得十分灰暗的自然笔触,将人间百态、悲欢离合甚至时代苦难,绘制成孩子眼中隽永的童年记忆画。最终,我们在画中不仅读到或憨态可掬、或心酸遗憾的童年往事,也读到了作者最想表达的温暖与关怀、希望与未来。

合上《童年河》最后一页,我似乎听到了赵丽宏的一声轻叹。或许所有人的成长都和雪弟一样,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动荡。它或许发生在离开故乡或永失至亲的人生重要时刻,又或许发生在某个不经意的小瞬间,比如某次失意时仍能被月光下晶莹美丽的蛋格路所感动。

当我们真正有勇气面对岁月在心底刻下的痕迹,当我们在悲伤过后仍能选择相信爱存在,这时候,我们的童年河就汇入了人生的大河。童年结束了,新的生活也开始了。

推荐书籍:《童年河》

推荐理由:本书入选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十一届向全国青少年百种优秀图书;福建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贡献奖;中国教育报2014年教师喜爱的100本书;2013中国童书榜·优秀童书奖等奖项。出版至今,《童年河》入选多地中小学书目,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 2022-06-01 □ 覃茜昀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38892.html 1 游走于悠悠的童年之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