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琦君散文精选》这本书,是因为特别喜欢被编入人教版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这篇课文。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时,我在想:琦君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作家?竟能把随处可见的桂花写得这般情真意切,撩动心弦,让人沉浸其中,回味久远。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于是开始去了解琦君,这位著名的台湾女作家,用最纯粹的视角挖掘直达内心深处的撞击。在她众多作品集中,我最先读完《琦君散文精选》,并借“六一”儿童节推荐给广大青少年。
这部散文集,除了收录《桂花雨》《春酒》《故乡的婚礼》《金盒子》这几篇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散文,还收录了《粽子里的乡愁》《母亲的金手表》等十几多篇精选散文,有书写童年记忆,有记录母女之情,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这世间的真善美仿佛都镌刻于此,适合小学生翻来陶冶情操,中学生翻来体味美感,成年人翻来感悟人间真谛。
其中让我读着热泪盈眶,深受触动的是《粽子里的乡愁》这篇文章,闲暇时候,我也喜欢包粽子,这可不是每个人都会包,像琦君母亲包得那般四角玲珑的人更是不多。简单的三角粽,我花了大概20分钟才包出人生中第一枚,样子丑陋不堪。灰水粽就更难做了,琦君在文中仅用三言两语就把它的制作过程描写细致,我却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包得十多个。灰水粽的灰水不好制作,可灰水粽的味道却刻在琦君的心里,也刻在我的味蕾里,正是这份难得的味道才让我们意犹未尽,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共鸣吧。如果琦君不懂得粽子制作过程的艰辛,怎能体会母亲双手的灵巧和那份善心?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敬畏,又怎能体会母亲给乞讨的小女孩分发“富贵粽”后说的那句“谁又能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的含义?讨粽子的小女孩眼睛里的悲怜,继母编造谎言让她骗肉粽子,还有胳膊上的掐痕,后背的淤青……多么让人心疼。庆幸的是,她遇到一位善良的人家,给她的温暖直抵心间。
有母亲陪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时光,母亲的教导,是这世界上最动听的话语。只是,琦君最后身处异乡,远在上海求学。母亲生病时,为了不影响她学习,当时又逢战乱,不得已选择隐瞒病情。等琦君回到故乡时,母亲已经去世两个多月。母亲生前的那份温情,此刻就只能浓缩在一枚灰水粽里。合上书页,我泪眼婆娑。
读完琦君的这本散文集,我又买了一套她提到的《饮冰室合集》。学海无涯,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希望孩子们都能静下心多读书,读一些能启迪心智的书,读一些能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书,读一些能拓展视野的书。
推荐书籍:《琦君散文精选》
推荐理由:本书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从而见出人性的真善美。此书将历年来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十多篇散文悉数收录,特别适宜中小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