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1日

艺术启蒙的奇妙之旅

□ 甘武进

“我有一个五岁的女儿,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她健康、朴素、美好地成长,所以我给她取名‘青叶’:随处可见的青青枝叶,蓬勃,朴素,绿意盈盈,葱茏于时世。”这段文字,读起来倍感温馨,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愿景跃然纸上。在这样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里,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翻开《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这本书,我们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本书作者王新系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艺术史论与视觉文化研究。他在深入细致的诗词书画鉴赏过程中,在对女儿的艺术启蒙中,打开诗词与书画相契合、相融通的欣赏之门,为青少年、教师和家长编写了这部融通诗画鉴赏的美育读本,以期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力和创造力。

王新以诗读画,以画读诗,从感觉、情感、思致、创造与底色五个方面,训练孩子的感觉,激发情感体验,打通孩子的艺术感官。如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中,体悟春天潜藏待发的勃勃生机,美好的视觉之“绿”由此显发。与此对应,他附上南宋夏圭的《风雨行舟图》,指出画中边缘处一只不起眼的渔船,点明归舟,使画面气韵蓊郁生动。诗和画皆有召唤人观看的魅力,让孩子感知诗画中的细节,培养其观察世界的眼光。

杜甫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新将中外画作与之联想——“两只黄鹂鸣翠柳”视为“中国工笔花鸟”,如宋徽宗的《梅花绣眼图》;“一行白鹭上青天”,视为“写意山水”;“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了“西洋油画风景特写”,如马蒂斯的《开着的窗户》;“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焦点透视规范的油画风景”。以画观诗,以四种不同类型的绘画分析同一首诗,诗画融通,两相映发,呈现出绝好的互文性。这貌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的解读,凝聚着王新的思考与独到见解,背后是其数十年对绘画和诗歌的浸润与研究。

书中所选诗词均为古典名篇,侧重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和情感的篇目,如《泊船瓜洲》《游子吟》等。所选绘画皆是经典名作,涵盖古今中外,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均配以清晰、彩色的插画,给儿童一双发现纯美艺术的眼睛,给成人一个走进艺术殿堂的楼梯,给父母和老师一本行之有效的伴读指南。

推荐书目:《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

推荐理由:古典诗词与书画艺术是实施儿童美育的理想载体。本书从对古典诗词、中外绘画经典作品的欣赏进入,寻找到诗画艺术的融通之妙,训练孩子的感觉(触觉、听觉、视觉等五感),激发情感体验(亲情、爱情、友情、闲情,欢乐、痛苦、忧郁),进行思维训练(分类思维、反向思维、理性思维、故事思维),以滋养孩子的性灵,熏染孩子的生命底色,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 2022-06-01 □ 甘武进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38895.html 1 艺术启蒙的奇妙之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