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

传承非遗文化 复兴传统技艺

□ 张桂芬 潘晓宁

“咚咚、咚咚……”7月8日,笔者来到桐岭镇和律村韦青艳的家中,只见她正和陈慧站在一块方形大石头前,俩人手中的木棒行云流水般地打在染好的蓝色布料上,发出的响声像优美的旋律,体现出她们娴熟的技艺。

韦青艳是一名“90后”的壮族姑娘,她与陈慧都是武宣非遗壮族蓝靛染布技艺传承人。

2017年,韦青艳正从事幼师工作,一次和陈慧交谈关于演出服装的问题时,让她们有了想要把这项手工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的想法。正是这次交谈,她们才意识到,这项传统工艺正在被很多年轻人逐渐遗忘。

怀着对蓝靛手工染布技艺的情怀与热爱,韦青艳和陈慧牵头重拾蓝靛手工染布技艺。为了获得天然染料,她们建起了蓝靛草种植基地,亲自种植蓝靛草,并用蓝靛草制作出了品质优良的蓝靛膏,这是染布的天然原料。她们觉得,亲手染出的每一块布、缝制的每一件作品,都能感到身心愉悦,且产生更亲切、更能触摸到的情意。

今年7月,武宣非遗壮族蓝靛染布技艺入选来宾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吸引了村里10多名群众参与其中。

“蓝染技艺,人间烟火,生生不息!”“蓝靛草,蓝靛姑娘,蓝靛情。”在韦青艳的微信朋友圈里,发表的文字和心情多与蓝靛染布技艺相关。就连平日里,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这是咱们祖先们留下来的智慧,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年代断层、被埋没,我们不但要传承、发扬,还要创新,让它复活。”

--> 2022-07-14 □ 张桂芬 潘晓宁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68673.html 1 传承非遗文化 复兴传统技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