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凰镇以“123”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实体化、企业化发展。去年,该镇20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23万元,每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1.3万元,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坚持“一核驱动”,党建引领促合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三个一”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瞄准“一个方向”。全面推行党委统、党支部引,围绕产业发展、资源整合、社会治理等主题,提档升级全镇20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抓好“一支队伍”。整合镇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技术骨干、村“两委”经济能人、驻村优秀干部力量,推行合作社帮、能人带、专人指导的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模式,解决村集体经济项目少、融资难、技术缺等难题。健全“一套机制”。建立“镇级抓统筹、村级抓实施”分级负责工作机制,逐村建立台账,按照“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实行“代理记账”制度,加强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管理,有效控制非生产性开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搭建“两个平台”,整合资源共发展。采取“企业+”多元化模式,以农户为主体,依托“两个平台”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抱团发展,实现经济“双赢”。以“凤腾”为平台,抱团发展、做大做强生猪养殖。抓住来宾市引进正大集团发展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的契机,13个村委抱团成立广西凤腾农业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培育智源、林源、安源、新希望集团和丰辉养殖、锦宇种养农民合作社等26家生猪养殖企业,推动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实现2021年生猪出栏6.3365万头。以“凤跃”为平台,村村联动抱团发展提升甘蔗种植产业全产业链水平。组织10个行政村抱团成立兴宾区凤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利用现代甘蔗叶处理机械设备,实现甘蔗叶就地打捆、装卸、运输的全程机械化,2021/2022榨季蔗叶综合利用率达60%。该合作社每年可解决约40名农民就业,年内为20个村集体经济带来约40万元收入。
壮大“三优产业”,精准施策稳增收。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项目和发展模式,精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一村一品”,助推农业发展。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等要素参股,构建“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体系,依托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来宾市金凤凰澳洲坚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和怡祥坚果品牌等基地,实现土流转租金和入园务工获得“双收入”;北五、佳田、龙头村等村乘借落地在新隆村年产2000万棒菌棒厂项目,以村级集体经济入股形式获得年分红12万元。做好“一村一态”,助推生态发展。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全面延伸甘蔗种植产业链条,组织10个村专业服务合作社,发展甘蔗叶综合利用项目,年分红达40多万元。做精“一村一旅”,助推旅游发展。鼓励具有田园风光的村发展农耕体验、农业认养等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福村民宿、富尧村“麒麟湖”等旅游项目,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20多万元。(梁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