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纯(化名)进步可大了,每次送教她都会主动摆好桌椅等我们到来,很乐意与大家一起唱歌、玩耍,还会自己换洗衣服、扫地……”谈起帮扶对象、二级智力残疾儿童小纯,合山市实验小学老师谭如柳感慨万千。
谭如柳是合山市教育体育系统结对帮扶学困生的教师志愿者之一。近年来,合山市教育体育局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体系统志愿服务资源优势,组建合山市教育志愿服务队,围绕“坚持三送”(送理论下乡、送文明下乡、送服务下乡)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打造“学乐圆 助成长”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做实做精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目前,合山市教育体育系统有1075名教育工作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学乐圆 助成长’是我们重点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其中结对帮扶是一项重要举措,能有效帮助学困生走出一片新天地。” 中共合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樊学燕介绍。合山市教育志愿服务队以扶贫先扶智为服务主题,从各学校选派工作责任强、业务能力精的教师组成服务队,以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亲情关爱等为内容,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对困难学生开展个性帮扶活动。
“帮扶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我们会根据困难学生的现状、特点和健康成长需求,给予指导和帮助。”樊学燕说。工作中,要求教师志愿者全面了解困难学生情况,每周至少与帮扶学生见一次面,每月至少入户开展一次帮扶活动。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办公室或是深入学生家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难、辅导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解开心理困惑学生心结,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奋发向上的学习信心。
“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河里镇甘林村村民谭华鸾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父母因患病无法务工,家庭收入入不敷出。当时正值升学关键期的谭华鸾心理压力骤增。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教育、医疗等政策的扶持,谭华鸾一家才得以度过艰难时刻。在校期间,老师也常常对谭华鸾温言鼓励,不定期家访,缓解她的心理焦虑。最终,她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毕业后,她成为溯河幼儿园的教师,也加入了教育志愿服务队。“学生时代,是老师的关爱圆了我的大学梦。我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孩子圆梦成长。”谭华鸾说。
为让更多学困生享受优质教育,合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优质课比赛,选拔精英教师到镇、村中小学校或教学点送教,提升基层教师授课水平,推动普惠公平教育向基层延伸。如今,教育体育系统志愿服务活动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教育工作者和大中小学校学生加入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志愿服务队成为合山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2020年以来,该局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49场,惠及群众人67.87万人次,在职干部职工志愿服务活跃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