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1日

超七成公众对“熬夜”有认知偏差

到底几点睡觉算熬夜?

现代社会很多青年压力大,似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熬夜变成了家常便饭。有研究表明,经常熬夜会导致我们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视力下降、肠胃功能紊乱、健忘失眠等熬夜综合征,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

人们都知道熬夜损害身体,却未必知道熬夜究竟有多大危害。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大多数人连“什么叫熬夜”都想错了。

几点算熬夜?

《2022年中国作息报告》7月13日发布,该调查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在全国10个主要城市开展,调查对象为25~45周岁的普通公众。报告显示,很多人不知道几点睡属于熬夜。现代医学普遍建议在23点之前入睡,23点以后睡觉属于熬夜。但本次调查显示,四成以上公众认为23点到24点之间算熬夜,甚至有接近三成(29.1%)的人认为只有坚持到零点以后不睡才算熬夜,能正确认识到应该在23点前入睡的人比例仅占27.2%,公众普遍对“熬夜”存在认知误区。

在对熬夜形成的错误认知下,晚上熬夜成为生活的常态。调查显示,接近半数以上人群经常熬夜,每周有4天及以上晚于23点入睡,而在熬夜的原因中,玩手机和工作是两大顽疾。一方面,公众不睡觉的夜晚大多已被屏幕霸占,主动或被动选择娱乐消磨时间。另一方面,“996”人群、管理层、高收入人群,迫于高强度的职场压力,熬夜工作的情况也较多。

25~45周岁的人群在工作日普遍会早睡早起,但在周末和假期会进行“报复性熬夜”,且作息规律受行业特征影响较为明显,以外卖员、快递员为代表的灵活就业者作息不规律问题更突出。

熬夜危害不可小觑

一天24小时是有限的,分配给工作的时间多了,运动、休闲、逛街、看电影、吃饭、唱歌、旅游等各类休养生息、愉悦自我的时间相对会缩小,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越超时工作,越面临疾病风险,越没有时间健康快乐,越没法健康生活,身心健康岌岌可危,到处都有留给疾病钻空子的漏洞。

调查显示,大多数熬夜人群对健康有担忧。担忧既有内在方面,如免疫力、三高、猝死、生殖系统功能等,也有外在方面,如脱发、皮肤变差、衰老、肥胖等。45.3%的熬夜人群会担心熬夜伤“心”,加班人群更甚。

熬夜的“因”各有不同,但最终都会导致同样的“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对近50万国人调查后发现,失眠症与10年内中风等心脑血管发病率升高有关。

综合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70000名45~65岁的女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短不利于心脏健康。与每天睡8个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时间低于5小时可导致心脏疾病概率增加40%。其原因在于,短期睡眠剥夺就足以使交感神经系统紧张,并导致血压升高、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增加、糖耐量降低、心跳不规则,而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冠心病的先兆。慢性睡眠剥夺能促进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展,而这些又恰是诱导心脏病发作的因素。

“有效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是身体健康的基石。”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呼吁,希望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宣传科普教育,让大众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确保有规律的睡眠。

六类人

熬夜最危险

专家表示,任何人该充分睡眠的时候没有睡,必然会影响各个脏器,会加重器官的功能紊乱。其中,有六类人熬夜尤为危险:

·高血糖患者

长期熬夜会使糖代谢处于紊乱状态,逐渐发展为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

熬夜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重则有性命之忧。

·干眼症患者

中医认为,干眼症是由于肝肾阴虚,应多注意休息。

·青光眼患者

熬夜会使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进一步增高,加重症状。

·抑郁症患者

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本就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出现自杀倾向。

·孕妇

熬夜不仅会影响准妈妈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失眠,可以试试60秒入睡法。哈佛大学60秒入睡法,由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医生安德鲁·韦伊提出,整个过程无需药物和设备。方法很简单,把舌尖放在你的上颚,然后利用鼻子吸气4秒,憋气7秒,最后再呼气8秒,做4次循环后,就能感到睡意。可能一开始睡意来得没有那么快,但只要坚持一天做2次,持续6~8周,就能比较迅速地在60秒内安稳入睡。

--> 2022-08-01 超七成公众对“熬夜”有认知偏差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05508.html 1 到底几点睡觉算熬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