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群华!”听到我的名字从财务室传出来,我立马推门进去,走得太快,差点撞到桌角。会计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你的工资,289.4元,看看对不对,没错就签字。”
高考落榜那年,正赶上改革开放,大批外企涌进我的家乡投资。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成为打工一族,在流水线上开启新的生活。当时本地工资低,外企工资普遍高出一截,大家都是冲着高工资来的。因为岗位不同,工资标准不一,第一个月发工资时,大家都很开心。
289.4元?我数了数,比我预想的多。还没等我说话,财务笑眯眯地说:“这个月你们很辛苦,每人多发了50元奖金。”幸福来得太突然,我的脑子晕乎乎的,傻呵呵地说了几句“谢谢”就离开了。这是我第一次领工资,对刚出校门的我来说,摇身一变成了“富婆”。我拿着“巨款”回到宿舍,想着怎么花这笔钱。存起来?不行,刚出来打工,还有好多东西要买。同一宿舍的姐妹商量第二天去商场买衣服、鞋子、化妆品,我也想买,但还有更想买的东西。
第二天,姐妹们去买衣服和化妆品,我直奔新华书店。那里有我喜欢的几位作家的书,以前苦于囊中羞涩没买成,现在我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买了。我选了几本小说,又到市场给弟弟妹妹买衣服,给爷爷奶奶买点心,这时发现,身上只剩30多元。不到一天时间,我就把工资花得所剩无几,离下次发工资还有一个月,瞬间后悔自己花钱太冲动。
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宿舍,想着这一个月就靠几十元支撑着,怕人笑话,就没好意思说出口。幸好宿舍食堂免费,这倒省点钱。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月我生病了,打了几天吊针,又花了几十元,还没到下个月,我就成功地由“富婆”变“负婆”,与同事借了几十元,熬到下个月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