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那天的情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近日,94岁离休干部龙淑媛向记者讲述75年前的入党经过和参加革命工作的峥嵘岁月。
1941年夏天,就读小学的龙淑媛听闻大哥龙莫弛在第五战区湖北襄樊抗击日寇以身殉国,悲痛万分,当下立志要像大哥一样报效国家。
1946年春,龙淑媛转学到柳州市柳江县中(现为柳州市二中)读初一。班主任丘铮是中共地下党员,经常向同学们介绍当时的形势,并组织大家围绕“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主题展开辩论。看了丘铮订阅的《新华日报》,龙淑媛对当时的局势和革命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渐渐萌发参加革命的想法。
1947年春,龙淑媛考取省立柳州高中,班主任沈章平(中共地下党员)经常向她推荐进步书刊,更加坚定了她的革命信念。后来,高中同学龙惠兰到龙淑媛家借阅书籍,两人渐渐熟络起来,龙惠兰成了龙淑媛的入党介绍人。随后,龙淑媛积极准备材料并上交,经上级审查同意后,1948年3月,她到龙惠兰的二姐龙惠芝(中共地下党员)家里宣誓。“宣誓不像现在挂有红旗,要自己写誓词,念完后把纸烧掉。这天就算是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党员。”龙淑媛说。
宣誓完毕,龙惠芝交代龙淑媛没有重要事情不要联系,在街上遇到也要装作不认识。“那时候,我的心情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紧张的是要面对‘白色恐怖’环境下的危险工作。”
入党后,龙淑媛的任务之一是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物色班里思想进步的同学,成立爱国青年会。1949年,她吸收20多人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后来,龙淑媛的关系转到梁山处。“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个商人,穿着长袍,由他联系我。”龙淑媛说,梁山教她做情报交通,把柳北游击队的情报转到柳州。直至解放后,这条传送情报的秘密通道一直未被国民党特务发现。
“我把印的传单、解放军进城的布告、《告全市人民书》等藏在柴火堆或干水管里,有一部分放在我们发展的党员方爱硕家里。”龙淑媛说,他们经常到方爱硕家开会,若房子里放有花则为安全,无花表示危险。
1949年11月,柳州解放前夕,龙淑媛接到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不仅要调查、注意敌特的破坏活动,还要做好迎接解放大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抄写解放大军的布告、《告全市人民书》等。
1949年11月25日,解放大军的先头部队进城。次日,龙淑媛通知地下党爱青会的团员到方爱硕家集中。他们约定,若培新路的碉堡插着“和平兄,我回来了”字样牌子,则暗示大家当下安全,可以外出,没有就要防止敌人暗中袭击。
看到牌子立起,龙淑媛立即组织大家上街贴布告、标语、壁报,柳州人民看到后欢欣鼓舞,沉浸在欢乐中。
1952年,组织安排龙淑媛到柳城县六休乡六休村参加土改复查工作。
1953年,龙淑媛调到柳城县大埔区任区委副书记、书记,以六休村为试点开展“查田定产”工作,并组织“互助组”。据龙淑媛介绍,临时互助组以村里的党员、团员和农会主席为骨干,负责带领群众开展生产,与群众一同拿工分,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经过一段时间,常年互助组成立,实行多劳多得制度,大家靠工分吃饭。依靠集体的力量,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等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
之后,龙淑媛先后任区、乡党委书记和地区农资公司副经理等职,1987年3月离休。
离休后,龙淑媛保持着看书看报的习惯,关心国家时事,经常记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爱‘管闲事’,对社会不良风气敢向上反映。”龙淑媛自我评价。
后来,龙淑媛到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诗词。2021年1月,她整理出《叔園小草续集》一书,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惟望儿孙行正道,初心不改为人民。潜心圆梦复兴现,继续长征永不佇。”这是2022年9月3日龙淑媛写的诗,告诉儿孙要听党话,好好工作,不贪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