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宾区人民法院在自治区高院和市中院的领导下,以纳入全区首批“无纸化办案”试点为契机,主动打好“三张牌”,创新打造金融纠纷“调立审执”一体化智审快审新模式,实现科技赋能数字正义。去年以来,兴宾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中心受理案件1463件,涉案标的3.7亿元。人均结案468.3件,同比增加109.3件,小额诉讼适用率同比提升40.67%,法定第一次审限内结案率99.85%,一审服判息诉率93.89%,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99.45%,各项审判质效指标达五年最优。
打好专业团队牌
金融审判驶入“快车道”
成立专业审判“新团队”。组建金融审判团队,挂牌成立全区首家金融审判中心,搭建金融案件专业快审团队,由法官统筹、助理推动、书记员辅助,集约审理案件,统一裁判标准,有效提升金融案件审判质效。建立智审快审“新模式”。建立调、立、审、执“一体化衔接”专业化模式,推行“要素式诉状、庭审、文书”等“全链条要素式+无纸化”审判模式,金融审判中心实现100%网上立案,立案登记平均用时缩短到3分钟,审理时长同比缩短43天,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开创执行质效“新局面”。成立全区首个金融执行大队,由金融执行大队对案件进行集约化办理,切实提升金融类案件执行效率。截至目前,该院金融执行大队快速执行案件818件,为金融机构收回不良贷款近2.2亿元。
打好科技赋能牌
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创新打造多元解纷“一体化”。根据金融纠纷批量化、类型化的特点,在金融审判中心上线启动全市首个“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办案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金融案件批量立案、送达、庭审、判决和归档全程在线、快捷、批量、智能办理,打造金融类案件网络化、无纸化、批量化、智能化审判模式。平台上线以来,批量化处理金融纠纷案件1452件,平均审理时长52天,同比缩短43天。助推金融审判平台“智能化”。升级建成两个三网融通的融合科技法庭,引入电子卷宗系统、语音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案件办理线上线下、内网外网的协调一致、互联互通。截至目前,通过智慧庭审开庭1452件次,庭审记录文档的完整性由原来不足50%提升到100%,单次庭审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以上,极大提高庭审效率。实现审判辅助事务管理“集约化”。审判团队对接集约化送达中心,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全程留痕”的模式进行集约化送达,去年金融审判中心案件线上送达率达75.8%。
打好多重组合牌
激活诉源治理“动力源”
强化部门联动“共建圈”。推行“法院+N”模式,与来宾市18家金融机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打造“一路同行·法畅金融”服务品牌,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纠纷解决渠道。同时与财政、银保监、司法三个部门联合建立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构建多元化解金融纠纷联动调解机制。扩容多元解纷“朋友圈”。依托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办案平台与诉前调解平台对接,通过在线咨询、在线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一站式解纷服务,提高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建立“有偿付费+律师调解(网格员调解)+诉调对接”的调解工作模式,聘任专职律师、社区网格员作为金融纠纷调解员,进驻法院调解平台,合力推进金融纠纷化解在诉前。去年以来,律师、网格员参与调解纠纷504件次,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315件。打造多元共治“生态圈”。在全区首创法庭“共享服务”模式,在法庭设立“共享服务中心”,在辖区金融机构、社区设立“共享服务站”, 以“一中心两服务站”实现网上立案、专业调解、在线诉讼、普法宣传、诉源治理五大司法服务功能,为辖区金融机构和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专业诉讼、解纷服务,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