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新婚旅游,只有6天假,我精心设计了一条旅游线路,串联起5座城市。
前一晚,我们搭乘火车去南京。到达南京是清晨5点多,街上空荡荡的。我们就近在火车站旁的一家宾馆落脚,放下行李后直奔对面的玄武湖。当天下午去了中山陵,台阶太多,上下一趟精疲力尽,隔壁朱元璋的孝陵没法去了。趁着太阳还没有西下,坐缆车上紫金山。当时正值旅游淡季,一辆辆双人缆车都空着,放眼望去,前无一人,后面只有一个小伙子。缆车简易,害怕的我高度紧张,期间手机响了,也不敢掏出来接听。到了山顶,下了车,一身冷汗,至今记忆犹新。
第二天清晨去扬州,晚上去苏州。第三天清晨,去苏州市郊的七子山公墓,给爷爷奶奶扫墓。到了那儿才发现墓区很大,不知道具体位置的我们两眼一抹黑。这时,送我们来的三轮车司机自告奋勇,带我们去墓区办公室,一通查找,紧接着载着我们找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前后后耗费近一小时,却不肯多收一元“加班费”。“我们这儿的人都这样,不把事情办圆满了,回去心里不舒服……”年逾六旬的司机说。至今我们仍记得他的模样,也因此记住了这座城市的模样。
到了上海,我带妻子去天潼路,那里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我们运气很好,里弄正在拆迁,残垣断壁之中,石库门房子内部结构,比平日看得更清楚。弄堂里有许多简易男性小便池,简易到只有一个池,身后没有任何遮挡物。妻子大为惊异,我告诉她,曾经的上海人就生活在这样的里弄。
最后一站是杭州,依然是夜晚去的,路上不浪费有用的时间。第二天游完西湖,晚上坐夜间航班回家,次日去上班。
当年,我们开倍速走完5座城市,是因为假期短。那一次的倍速旅游,圈定了值得再去一次的地方,有的城市已经完成“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