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有些“名场面”,与奖牌无关,比如倪夏莲。
倪夏莲落泪了,是在对阵孙颖莎以后。她的眼泪不是输球的沮丧,不是懊悔,更不是痛苦。而是激动,是幸福,是对乒乓球无与伦比的挚爱。
倪夏莲赛前曾说,能与当今世界第一的孙颖莎打一场比赛,又是在奥运会这样的大场面,想想都让人激动。
倪夏莲是代表卢森堡出战的乒乓球运动员,已年届六旬,属于奶奶级选手,但她依然保持着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炽热情怀。有人问她什么时候才放下手里的球拍,她说直到打不动为止。也许,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凝结成了倪夏莲的精神内核。
其实,倪夏莲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老国手,在41年前的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她就在女团和混双项目中夺魁,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冠军。之后,中国乒乓球队换了一届又一届,倪夏莲也在异国他乡继续自己的奥运梦想。
本届奥运会是倪夏莲的第几次奥运会,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说得清楚。在别人看来,第几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在坚守,注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身在国外,倪夏莲有着一颗不变的中国心,这是国人从她的行动中真切感受到的。
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项目杀出了一匹黑马——朝鲜队,女队员善用长胶打法,与倪夏莲的打法如出一辙。决赛前一天,倪夏莲来到中国乒乓球队,陪同王楚钦和孙颖莎一起练球,并不时指点,让两个人熟练掌握应对长胶的办法。最后,中国队如愿夺得混双金牌,这其中有着倪夏莲的一份功劳。
孙颖莎管倪夏莲叫阿姨,她说,倪阿姨让她懂得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梦想,什么叫情怀。
细心的人发现,落泪的倪阿姨脸上挂着笑,那笑里的真诚,恰如倪夏莲的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