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像穿梭一样,恍然如梦跨入了盛夏。
漫步河堤,蒹葭苍苍,树影婆娑,蝉鸣幽幽;一片片绿叶,碧波粼粼;一朵朵鲜花,娇艳灿灿。伴随丝丝飘拂的清风走进收获的季节,寻一处繁华,览一方美景,让舒畅的心情在芬芳艳丽中释放。
清晨,抬眼望去,山野氤氲葱茏,烟霞笼罩青苔,田园绿浪起伏,一株株水稻正以洪荒之力吸汲阳光雨露,积蓄力量滋养丰满的谷穗;微风吹拂金黄的稻田,泛起层层涟漪,“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在农人的脸上荡漾。
七月盛夏,是瓜果飘香的时节。
一天的早上,我驾车路过二塘镇樟村生态农业园区,路边井然有序、透明靓丽的一个个棚盖形似白浪翻卷,吸引我的目光。
路旁的太阳伞下,只见果农们整齐地摆放装满葡萄的筛子和箩筐,等待顾客前来购买。他们当中有的站着,满怀期待地看着小商贩给个好价格;有的带路把老板领进自家的果园选购,盼望识货的老板早点买走葡萄;有的互相聊天,议论今天水果的价钱,讨论怎样应对商贩的讨价还价;有的忙着采摘和搬运,直接把葡萄拉到县城销售。顾客们瞧瞧这家、瞅瞅那家,明亮的双眼搜寻着那些长得肥美的葡萄,像是在欣赏一件件弥足珍贵的珠宝,心里想着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葡萄。
在征得一位果农的同意后,我走进果园转一转、瞧一瞧。
果园里盘根错节的葡萄藤相互缠绕,密密交织,或紫或红或青或绿的一串串葡萄,像翡翠,像玛瑙,像中国结的花盘扣,光彩炫丽,在斑驳的光影中散发莹润的光泽,装扮着整个果园。
移步靠近侧耳细听葡萄成熟的声音,吸气细闻葡萄逸出的香味,斟酌推敲描写葡萄的美诗——“灿灿悬珠实,垂垂拂翠苔。”“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诗句令人心花怒放,如沐烂熳的春天那样的欢快。芳香的果实缀满了枝头,压弯了枝丫,硕果累累。伸手摘上一串,轻轻地剥开薄薄的外衣,露出厚实的嫩肉,“珠圆玉润”的质感像一颗颗色泽鲜亮的珠子,挤出细小的果籽,入嘴的果肉,甜丝丝的味道一路蔓延到胃囊,沁人心脾。丰收的希望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弥漫,辛勤的果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脸,让人荡起五彩斑斓的爱恋。
盛夏的七月,瓜果不胜枚举,葡萄、龙眼、石榴、黄皮、西瓜……竞相上市,直教人馋涎欲滴。西瓜,犹如炎炎夏日的代名词。夏季一到,西瓜就亮相登场,几乎没有人不爱吃西瓜,可以说“无西瓜不成夏”。无论是街边摊点还是水果小店,随处都可以看到西瓜。西瓜挤挤挨挨地簇拥,探出圆圆的脑袋,好奇地观察夏日世界的美丽。
傍晚,日薄西山,空气中的滚滚热浪慢慢退去,摊点瓜农的小喇叭重复地播放“甜甜的西瓜,两块钱1斤”的语音。喇叭声勾起我记起“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达坂城的姑娘》,我不由自主地默默哼着:“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呀,西瓜呀大又甜呀……”
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挑选西瓜。拿起一个花纹深透的西瓜,用手轻轻地拍打。从西瓜传出的清脆的“咚咚”声,我知道那是优质品,于是买了下来。回到家里把西瓜切开两半,两个小孩拿起小勺子一勺一勺地挖着吃,待到渗出的汁液积累多了,又一勺一勺地舀起西瓜汁往嘴里送,咕噜下肚,好不凉爽。
西瓜,是夏天人们爱吃的水果,没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美的。《本草纲目》记载:西瓜“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含汁,治口疮。”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夏天》一书写吃西瓜时说道: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我们现代人吃西瓜,也有的先放到冰箱里冷冻,吃起来更清凉、更爽口。
我们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瓜果的时候,可是又有谁想到,收获一个瓜、一个果的背后,不知饱含着农民多少次默默无闻付出的辛劳,不知蕴含着他们多少滴早出晚归流下的汗水。在果实生长的过程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果园里施肥、剪枝、打虫……一挂挂飘香的瓜果,感受到了时光的垂青。
岁月匆匆,光阴浅浅,我们把收获、奉献、美好装在心里,在过半的时光里辛勤耕耘,在绿意葳蕤里编织浪漫的诗意,于时光里生香,于流年里放歌,静待下一个瓜果飘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