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外出就餐时,餐馆里的一幕令我印象深刻。餐馆的角落挤着一张小书桌,天蓝色的格子花布铺满桌面,上面摞放着五六本书,一个小男孩端坐在书桌前,双手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在这间不算宽敞的餐馆里,这一幕显得格外突兀,但进出的食客都不约而同地放缓步伐、降低音调,似乎害怕侵扰了这岁月静好的画面。
等待餐食的间隙,我忍不住观察起小男孩。他一会抿着嘴角、紧皱眉头,一会嘴角上扬、眼角含笑,始终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完全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老板上菜时,我好奇地询问。老板笑着说,小男孩是他的儿子,今年刚上学,平时喜欢看书,所以在餐馆的角落里弄了个简易书桌,孩子周末休息来店里看书。离开时,我再次看向小男孩,他依旧正襟危坐在书桌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中的书,美好的画面让餐馆简陋的一角盎然生辉。
回去的路上,小男孩认真看书的画面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也唤醒了记忆深处美好的年少时光。
犹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希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可那时乡下条件艰苦,这样的愿望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我羡慕那些拥有书房的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我因为此事而郁郁寡欢。后来,父亲无意中知晓了我的想法,便从亲戚家淘来几块塑料隔板,在屋子靠南的角落给我拼接出一个书房。虽然它很小,狭窄到只能容得下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但已足够令我欢欣雀跃。此后,我在这间小书房里度过了无数个美妙的阅读时光,它也成为我年少时的“秘密基地”。直到我考上重点高中,一家人搬到县城居住,我才依依不舍地与它惜别。时光荏苒,小书房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它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反而愈加浓郁馨香,让我念念不忘。
年初乔迁新居,我终于拥有了一间梦寐以求的理想书房。房间有十几个平方,左右两边安置了月牙白的整排书架,墨绿色的长绒毛毯铺满整个地面,我将收藏的爱书一一填满书架,将书房布置成心中最珍爱的模样。
每当空闲时,我会泡上一壶清茶,满怀惬意地走进书房,从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席地而坐,开启一场宁静自在的阅读之旅。阳光透过落地窗倾泻而下,斑驳闪动的光点在字里行间欢快地跳跃,令人满目欢喜,心中填充着无限的温暖。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纵使是方寸之地,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港湾,让我们在文字世界里找到慰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