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东乡镇洛桥村:“爱心妈妈”温情守护“一老一小”

□ 刘嘉欣 陈茜茜

“老师,我要学好今天的手势舞,回去表演给奶奶看。”孩子们口里所讲的“老师”名叫朱旭英,现任东乡镇洛桥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兼妇联主席,也是镇人大代表。虽是一名外来媳妇,朱旭英对村里大小事务却是出了名的“内行”,尤其是对老人和困境儿童更是倾注满腔热情,在村内外被传为佳话。大家常以幽默的口吻打趣道:“她不仅是家里引以为傲的好媳妇,更是全村老人心中暖心贴心的好媳妇。”

2017年当选村委副主任后,朱旭英在入户开展工作时看见许多留守老人、儿童缺少亲情陪伴和关爱,便萌生了要为他们做点实事的想法。因此,她发起组建了“洛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到12人。“洛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犹如一束温柔的光芒,成了一道温馨动人的风景线。她们不仅是慰藉老人和孩子们的“心灵使者”,更是新时代文明风尚的积极践行者与传播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

依托村委“农家书屋”和“儿童之家”,“洛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创新性开设“周末阅读班”。每到周末,农家书屋传出朗朗书声,孩子们在“爱心妈妈”的引导下,热爱阅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塑造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2023年以来,“洛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40余场次,吸引1000多人次参与。

“洛桥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不仅着眼于“管”,更重视“教”。平日里,时常会特邀“五老”人员与专业社工,为孩子们带来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爱党爱国、安全自护、传统文化教育等课堂,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安全意识,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此外,“爱心妈妈”还利用周末与夜晚的闲暇时光,分组行动,走进一个个家庭,为孩子和家长宣传科学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予老人特别的关怀与照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他们日常生活起居问题,耐心充当他们的倾听者,为他们带去久违的陪伴与慰藉。

“我们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大榕树下’等群众聚集区,汇聚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干部、教师、革命烈士后代、村干部及党员群众等力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党声’通过‘乡音’传递,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接地气、入人心。”朱旭英说。

懂感恩、讲奉献、树新风,洛桥村村民在思想风貌上有了较大的改善。洛桥村的美丽嬗变,只是东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乡镇始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等方式,持续深化辖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4个,注册志愿者4806余人,组建志愿服务队178支。志愿者们活跃在文化体育、文明劝导、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关爱特殊群体、应急服务等各个领域,为乡村振兴铸就了坚实的思想基石。

--> 2024-11-14 □ 刘嘉欣 陈茜茜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69823.html 1 东乡镇洛桥村:“爱心妈妈”温情守护“一老一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