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气象服务智守“糖罐子”安全

——我市全力做好甘蔗精细化气象服务综述

□ 本报记者 张朝广 通讯员 韦宝辉

11月的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一排排甘蔗茎节挺拔,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蔗”里丰收在望。

来宾是全国重要甘蔗产糖地级市,糖产量分别占广西、全国糖产量的1/6和1/10,甘蔗制糖产业是来宾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广西糖业的发展,他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来宾市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力做好甘蔗精细化气象服务,智守“糖罐子”安全,护航“甜蜜事业”。

“气象+”服务

让精细化服务惠及更多人

以前,种甘蔗是刀耕火种;如今,手握良种,从“根”开始。黄祖明是兴宾区凤凰镇富尧村最早种植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的农户。“以前种普通品种,亩产量只有5吨左右。改用优良品种后,亩产量达6至7吨,每亩甘蔗可增加收入1200元。”黄祖明指着连片的甘蔗林告诉记者。

甘蔗亩产增加、农户收入增长,得益于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的推广。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有着广西连片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技术最先进、三级扩繁体系最完整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

“我们与来宾市气象局等部门共同出资开展甘蔗核心气象技术研究,推进精细化服务,科学利用天气育种育苗。”来宾市金凤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农务技术负责人黄海说道。

“针对甘蔗种植期、分蘖期、茎伸长期、糖分积累期和砍收期等全生育期,市气象局制定了详细的‘精细化甘蔗气象服务’专项行动方案,构建了‘三项机制、四种服务、两个行动、一套模式’的‘3421’气象保障体系,全力做好蔗糖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市气象局副局长吴凤莹介绍,该局还先后制定印发《2024年来宾市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2024年粮糖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要点》等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甘蔗气象服务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甘蔗产量不断提高,蔗农的收益也越来越好,这些都与越来越实用的气象信息有很大关系。”凤凰镇新隆村党总支部书记韦少秒说。

每年,来宾市气象局都会制作发布甘蔗专题气象服务产品,通过气象预警大喇叭、短信和微信“直通式”气象服务群发布甘蔗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信息。目前,在甘蔗气象服务科技示范村——兴宾区凤凰镇富尧村已实现信息全覆盖,共有为农服务微信群5个、直通式手机用户1200余个。

“气象+”科技

为“糖罐子”提供更优服务

广西来宾甘蔗气象科技小院是由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来宾市气象局、来宾市糖业发展局、来宾市农业农村局和来宾金凤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为各部门开展甘蔗领域科研、人员培训、科普示范等搭建的一个优质、开放、高效的平台。

走进广西来宾甘蔗气象科技小院,只见院前种植着高低不同、品种不一的甘蔗。这个约20亩、看起来不起眼的地块,却是气象部门无比重要的试验田。

“我们气象部门在这里设计甘蔗水分和肥料大田对比试验,研发了针对甘蔗干旱灾害、产量与蔗糖分协同提高的甘蔗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和‘干旱监测预警+干旱灾害处置’的防灾减损增效一体化服务两项关键技术。”市气象局副局长吴凤莹说。

如今,甘蔗气象科技小院(含专家工作站)联合蔗企开展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预报等系列成果顺利转化应用,基地及周边近2000户蔗农受益,带动全市13万甘蔗种植户增收。

与此同时,市气象局还在协同创新上做乘法,强化甘蔗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该局凝聚优势科研力量推进技术攻关,成立甘蔗精细化特色气象服务创新团队,推广“气象+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打造“气象科研—业务服务—用户生产—显现效益”的应用型甘蔗气象科研链,开展干旱、霜冻、洪涝、大风倒伏等甘蔗气象灾害调查服务和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企业和蔗农实际种植中,助力甘蔗增产增收增效。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来培养人才队伍,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应用、人才、资源和平台等优势,在甘蔗气象服务技术应用等农业气象服务应用方面深化合作,为甘蔗气象服务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来宾糖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科技力量。

“气象+”合作

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

“根据甘蔗气象服务系统,我们可以对整个蔗区的甘蔗种植、灾害防御、砍收等工作作出针对性的部署,督促大家‘知天而作’、抓好甘蔗生产,实现甘蔗丰产丰收。”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农务科副科长廖卫龙为甘蔗气象服务系统点赞。

这套甘蔗气象服务系统,是由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来宾市气象局共同研发,方便查询任意一块甘蔗地的天气实况、预报预警、积温积雨以及农业气象风险预警评估、农业生产适宜性预报等。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还将气象信息融入“凤凰糖厂农务”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蔗区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脚下地块的气象信息,相当于把甘蔗生产相关的气象服务都“装”进了蔗农的口袋,受到广大蔗农的欢迎。

“通过手机可以查询什么时候施肥、打药、机收作业等,非常方便实用。我去年种的甘蔗增产了,收入也增加了。”这些年,韦少秒和其他村民根据气象部门为蔗农量身定制的甘蔗气象服务信息科学种蔗,实施水肥一体化智慧滴灌,甘蔗每亩增产1~2吨,很多村民住上“甘蔗楼”、开起“甘蔗车”,甘蔗种植的产业化路子越走越开阔。

不仅如此,市气象局还与来宾市兴宾区富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气象专业技术优势,通过邀请农气专家开设培训班、强化微信群沟通交流等方式,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并将合作社20名人员列为农村气象实用人才培养对象,实现合作社人才培养及带动产业发展的合作目标。

站在服务新时代“三农”发展、保障国家糖业安全的高度,来宾市气象部门将持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精细化气象服务“趋利避害”作用,智守“糖罐子”安全,为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智慧。

--> 2024-11-14 □ 本报记者 张朝广 通讯员 韦宝辉 ——我市全力做好甘蔗精细化气象服务综述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69839.html 1 气象服务智守“糖罐子”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