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到生活,残疾人的需求在变化,看见他们的存在、听见他们的声音,是社会人文的底色。”11月25日,来宾市肢残人协会主席谢能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连日来,他带领团队在忻城县紧锣密鼓地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为当地1500多名残疾人送去专业且贴心的上门服务,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
鲜为人知的是,奔波在助残一线的谢能锋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在他8个月大时,就因小儿麻痹症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命运的不公并未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多年来,谢能锋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靠双手自食其力,同时毅然投身于残疾人公益事业。中专毕业后,他勇敢地走出家门,前往深圳务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几年后,他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回到来宾,先后在兴宾区桥巩镇残联和兴宾区残联工作,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家乡的残疾人事业。
“正因为深知残疾人的不易,我们才更要互帮互助。”谢能锋说,在残联工作期间,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组建互助群,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助残活动,为身边的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关爱。随着助残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决定注册成立来宾市肢残人协会,以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式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如今,来宾市肢残人协会已发展成为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积极为残疾人争取权益,确保他们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自协会成立以来,累计服务残疾人5000多人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23年,谢能锋当选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平日里,谢能锋带领团队整合资源,开展一系列“爱心助残”捐赠活动,针对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完成“微心愿”,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协会还依托“残友帮”销售平台,为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收入来源。对于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帮扶计划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大家庭。
谢能锋和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他们的努力与坚持,照亮了残疾人的前行之路,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人文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