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驻村初记

黄连金

(本版图片均为AI制图)

小汽车像一头老黄牛,在蜿蜒的乡间小道上喘着粗气。后备箱里塞满了我十几年的家当——一口掉了漆的炒锅、起球的被褥、几本卷边的旧书,还有一台叶片发黄的老式电风扇。这些物件跟着我辗转多个乡镇,如今又要重新安家了。车子颠簸着,我的心也跟着上下起伏。

天盖山的树林真密啊,密得连阳光都很难透进来。随着车子在盘山路上越爬越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迷路了……在林间小路上转了一个多钟头,导航时断时续,像极了村里时好时坏的手机信号。

当我第三次返回小村庄同一个岔路口时,骑电动自行车的大叔忍不住笑了:“小姑娘,你已经在这里转了几圈了。”我羞愧地说:“又走错了。”他边说边用粗糙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指点我往村庄后面走,绕过一片甘蔗地,再经过几个村庄,村委那栋灰白小楼便豁然在眼前了。

同事们抢着帮我搬行李,箱子沉得很,装着我这些年的漂泊。他们黝黑的手臂上青筋凸起,却轻松地拎起箱子往楼上走。我有些窘迫,连声道谢。他们只摆摆手:“不用客气,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周五的黄昏来得特别快。同事们骑着摩托车“突突”地离开后,偌大的村委大院突然安静下来。我站在二楼的走廊上,看着夕阳给远处的甘蔗地镀上一层金边;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丛里叽叽喳喳,比城里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还要热闹;宿舍后窗正对着一片甘蔗地,夜风裹挟着甜腻的气息渗入屋里,熏得人发晕。

“小黄,听说你今晚一个人在村委住,怕不怕?晚餐有吃的吗?我拿点菜给你。”“谢谢书记,冰箱里还有很多菜,我也吃过晚餐了。”谢过村支书的好意后,查看手机,发现有两个未接电话和一条好友申请。离家百里之外,一句关心的话心里格外温暖。

夜深了,甘蔗的甜香从窗缝里钻进来,混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躺在床上,十几年的光阴在眼前走马灯似的转。从乡镇到县城,再从县城回到村里,这些年像在画圈,绕着我进入梦乡。

翌日清晨,我被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叫醒。宁静的村庄正在苏醒,几个早起的妇人已经在河边捶打衣裳,谈笑声在晨雾中回荡;几个孩子正在文化广场上追逐打闹,扬起的灰尘在阳光里闪闪发亮;更远处的甘蔗地里,几个戴草帽的身影时隐时现……村民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我,几个素不相识的村民还热情地招呼我到家里吃饭。

回到村委,我翻开泛黄的驻村工作档案,一张张照片记录着这里的故事:泥泞的村道变成水泥路,歪斜的土坯房变成整齐的砖房,陈旧的办公楼改建成崭新的综合楼,还有村民们围在新修的文化广场上,笑容比背后的横幅还要鲜艳……

“桌上的水果刚刚摘的,甜着呢,随便拿去吃。”村支书又发来一条信息。我剥开一个金灿灿的沃柑,清甜的果香立刻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夜幕再次降临,窗外的甘蔗地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夜风送来沙沙的响声。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似乎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那些曾经的不甘与犹豫,此刻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我知道,这段驻村岁月,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 2025-04-11 黄连金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76396.html 1 驻村初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