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刊讯 (记者 莫 岑 通讯员 莫雪郁 黄巧巧 文/图) 4月8日,在忻城县蚕桑产业园安东基地,一株株桑树枝头缀满了果实,玫瑰桑葚红得发紫,普通桑葚黑得透亮,工人穿梭于桑林间熟练采摘,空气中弥漫着桑葚特有的清香。
近年来,安东基地积极探索改良桑树品种,试种了玫瑰桑、长果桑、“红果2号”等20多个品种。其中,玫瑰桑因富含花青素、口感酸甜而备受市场青睐,普通桑葚则以高产稳产的优势成为鲜食加工的主力品种。基地负责人银红艳介绍,去年桑树首次挂果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今年基地通过优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桑葚产量较去年提升30%,接下来将继续探索尝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了解到,安东基地在国家科技特派团的技术支持下建成智能化小蚕共育中心,为农户提供四龄优质蚕种,并配套远程指导系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将养蚕死亡率从传统模式的15%降至5%以下。去年,基地向周边农户发放蚕种1.2万张,带动700余户农户参与养殖,户均增收超8000元。然而,基地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深耕果桑种植,不断延伸产业链。
“我们将继续扩大果桑种植规模,开发桑葚果酱、冻干等深加工产品,同时探索‘采摘游+研学体验’新业态,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红利。”银红艳看着挂满枝头的桑果,信心满满地说。
春风拂过,安东基地的桑林摇曳生姿,谱写着“绿叶生金”的振兴篇章。接下来,忻城县桑蚕产业园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探索更多桑树品种的种植与应用,进一步延伸桑蚕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