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闲坐书房忙读书

□ 王新芳

读书,是内在丰盈的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修行。我爱读书。

我的书房不大,一张书桌,一把转椅,一张木床,两个书架。书房在阴,冬冷夏凉。虽无张鼐的“群木萝户,映以环溪,广畴迷望,云物旷然”,但也不缺鸟语花香。清晨读书,总使我精力充沛,满心欢喜。

藏书不是装门面,我的书有旧有新,文史哲科,精装书少,廉价书多。读廉价书的好处,汪曾祺说:“一是买得起,掏出钱时不肉痛;二是无须珍惜,可以随便在上面圈点批注;三是丢了就丢了,不心疼。”我常一边读,一边拿笔勾画,精彩处,还做旁批。摘抄,细读,研读,最后文思泉涌,笔下生出美文。

选书如择友,挑剔是美德。书架第三排那套泛黄的《红楼梦》,书页间还夹着二十年前的银杏书签。青春时读它,只见宝黛痴情;中年再读,却看出刘姥姥的人生智慧。有些书像烈酒,需得年岁增长才能品出真味;有些书似清茶,随时可饮却回味无穷。我渐渐学会在经典与闲书间保持平衡——庄周与菜谱比邻而居,哲学著作旁边挨着旅行随笔。

读书须下笨功夫。《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天,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能力的“迭代率”越来越高。只有沉下心来,静下心气,用“慢”功夫、“笨”方法,深耕细作,才能在字里行间探寻到珍贵的智慧,收获真知灼见。

幽窗开卷,字俱碧鲜。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中写到:“月色苍凉,东方既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潇洒快意的生活,让人羡慕。读《徐霞客游记》:“乱峰森罗,壑深雪厚,一步一悚。松大,四人抱,一本三干,鼎耸霄汉。”感叹文字简洁之美。芬芳盈口,读书是一种毫不张扬的幸福。

文字的力量,在于它选择性地遗忘又固执地留存。早已记不清初中一些同学的样貌,却清晰记得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时,掌心渗出汗水粘住纸张的触感。某些句子会突然刺入记忆,像埋在皮肤下的倒刺,不经意间就带来锐痛的清醒。毛姆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而我觉得书籍更像手术室——那些锋利的思想剖开我们习惯的认知,将新的可能性缝合进灵魂。

书房,不是居所意义上的房间,而是无限辽阔的精神世界。日常生活的文学思维,能给我们简单的物质生活带来美妙体验。书终会泛黄变脆,但那些被文字点亮的瞬间永远新鲜。

任何时代,都有不浮躁的读书者。

--> 2025-04-11 □ 王新芳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76422.html 1 闲坐书房忙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