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声里传税法,山歌调中话春风。4月10日,市城区政和步行街化身民族团结与税收普法的交融舞台,由自治区司法厅主办,来宾市司法局、来宾市税务局等多部门共同承办的“广西三月三·法治在八桂”——2025年来宾市民族法治宣传活动暨“中华民族一家亲·守法普法心连心”集中宣传活动拉开帷幕,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模式,在桂中大地绘就了一幅民族地区税收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的生动图景。
立体普法:民族特色“解码”政策难点
当天下午3时,“税月同行 共话民族情”主题民族法治宣传集市一经亮相,便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创业加油站、民生服务台、风险防范区等“石榴籽税法服务站”沿街铺开,构筑起移动普法矩阵。
“扫码进入电子税务局,发票申领、社保登记都能‘套餐式’办理。”在创业加油站,税务工作人员用壮、汉“双语”为少数民族青年讲解办理方式。针对外向型企业需求,税务干部现场推介“税路通·八桂行”跨境税收服务品牌,为跨境贸易企业解析税收协定优惠、境外投资风险防范等政策要点。手持“政策明白卡”的税宣员,耐心指导壮族阿婆通过手机代缴医保,科技赋能跨越“数字鸿沟”的创新实践,获得现场群众频频点赞。
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服务延伸至多个民生场景。在风险防范专区,税务人员结合烧烤店店主的经营实际,用方言解析虚假申报典型案例;在民生服务台前,壮、汉“双语”税宣员正手把手指导纳税人用手机填报个税专项扣除资料。除此之外,针对群众关切的契税新政、纳税信用融资渠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及国防教育等热点问题,由业务骨干“一对一”流动答疑。
据统计,活动现场累计解决涉税费问题5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实现政策解读“零距离”。
文化浸润:艺术赋能让税法入心
当暮色浸染街巷,税收宣传的“第二现场”在舞台灯光中渐次展开。晚上8时,清脆的快板声划破夜空,节目《税韵铿锵 税惠民生》将政策要点谱成韵律:“竹板一打震天响,壮乡税月谱新章;铜鼓声声传税法,山歌绕梁过壮乡!”税务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台演绎,将税收政策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符号。
在最具人气的“税费知识有奖问答”环节,主持人抛出的问题点燃全场热情。“在2025年6月30日前缴纳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为多少元?”壮族大姐抢答赢得满堂彩,一位黑衣小伙子还准确答出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办理的时间段。这种沉浸式普法模式,让政策要点随着欢笑声深植人心。
此外,古筝演奏、大合唱《扛起税务的荣光》、绣球舞、普法山歌等节目轮番登场,舞台大屏还同步滚动播放政策宣传片,实现艺术观赏与知识获取的“双重效应”。
“云端”助力:构建全域普法新生态
当线下活动如火如荼时,“云端税宣”同样掀起热潮。通过“广西反邪”视频号开启的“云直播”,让未能到场的网友实时参与其中。直播镜头穿梭于各个展区,税务主播在线同步解说,整场活动从下午持续至夜间,构建起“全天候、不打烊”的普法新阵地。
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政策宣介到文化浸润,当铜鼓的浑厚与税宣的快板共鸣,当山歌的悠扬与政策的解读交响……税收普法的种子在民族文化的沃土生根发芽。
“我们要让政策春风吹遍每个村寨。”来宾市税务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传统与现代交织、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税收普法实践,打造群众“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普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