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各民族智慧与力量、共绘同心圆的关键所在。来宾市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平台,汇聚了数万各族职工及近1万名归侨侨眷,天然成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园区秉承“石榴籽”精神,创新探索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石榴籽”共同体建设为纽带,不仅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更为区域经济腾飞注入了持久动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深刻内涵与实践价值。
理论引领
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在深化民族交往交融的实践中,市工业园区始终将理论武装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任务,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教育活动,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一)深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
园区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全方位的学习教育体系。线上,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等平台,开展“云学习”“云党课”“云宣讲”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线下,通过党组织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先进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各族职工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更提升了学习的实效性,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凝聚各族职工思想共识的强大武器。
(二)搭建共建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园区积极探索资源共享的新路径,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联合共建了全市首个“来宾市‘两新’组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这一举措开辟了政、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形成“党建共促、问题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发展共谋”的良好格局。通过整合高校、机关和企业的软硬件资源,园区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典型进园区授课,有效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例如,通过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园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更好地服务各族职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浸润
促进民族情感的深度融合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市工业园区注重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职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一)丰富活动载体,共筑精神家园
园区紧扣“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主线,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中。近年来,园区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共56场次,参与活动的归侨侨眷及企业职工共计5600余人,不仅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各民族职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欢晚会、“欢乐三月三·民族情相连”活动、“粽香传情”端午节民俗体验以及“月圆话团圆”茶话会等,成为各民族职工共筑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二)讲好园区故事,传播团结声音
为进一步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园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来宾日报园区专版等媒体平台,开设民族团结专栏,大力宣传园区发展和归侨群众团结互助、安居乐业的故事。通过录制“不忘侨初心·建功新时代”口述历史视频,讲述华侨农场从荒山野岭到高楼林立以及工业振兴的变迁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展示了园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传播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正能量,激发了各族职工投身园区建设、共筑美好家园的热情和动力。
机制创新
构建民族团结的长效保障
为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市工业园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构建起具有园区特色的民族团结工作体系。
(一)构建“党建+思政”体系,强化组织引领
园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园区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建立健全党建与思政工作考核联动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员工思想动态管理等纳入企业党建考核指标体系,对考核优秀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奖励。例如,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在打造党建廉政示范基地过程中,园区党工委通过党费支持,拨付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该机制不仅强化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更激发了企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推进“思政+业务”融合,激发发展活力
园区创新实施“双强先锋”党建联盟和“产业链上党旗飘”工程,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志愿者聚在产业线上,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通过推行“党支部+网格化+产业集群+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分队”的“四+”服务模式,实现网格服务、压实责任、政策惠企的有机结合。例如,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党员职工积极参与项目技改、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工作,由党员主导的“生产装备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入选2024年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跑者”案例。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做法,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市工业园区在深化民族交往交融、铸牢“石榴籽”共同体的实践中,以理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以文化浸润促进情感融合,以机制创新构建长效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增强了园区各族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仅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展望未来,园区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扩大示范效应,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区乃至全国工业园区提供借鉴。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民族团结事业,携手并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作者系来宾市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