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以“特”破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陈 颖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中,对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尤其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等作出重要部署。这一重要论述,为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在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主攻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提供了工作遵循。

围绕这一目标,罗香乡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着力探索在打造特色产业上破新局,在培育优强上求突破,在产业融合上谋新篇,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破新局:

持续擦亮特色产业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产业整合发展模式,做好“土特产”文章。罗香乡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部,乡驻地距金秀县城68公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盛产白牛野生茶、杉木、香菇、中草药等农副产品,是八角的重要产地,素有“八角之乡”的美称。作为首批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的罗香乡,秉承“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的思路,“靠山吃山唱山歌”,在特色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落地、产业模式构建等方面着力,持续擦亮特色产业品牌,提高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的获得感,扎实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进一步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

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结合该乡地域情况,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规划实施“四个万亩”产业发展计划,即:力求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新种植竹子、八角、油茶、中草药达到万亩以上。今年以来,罗香乡实现年内中草药种植1265.5亩,油茶种植500亩,竹子种植500余亩。同时,持续打造“八角之乡”品牌,新种植八角358.3亩、低产改造800亩,逐步探索八角优质品种的选育种植工作,为罗香乡实现“四个万亩”产业发展计划夯实根基。

压实责任,政策落地。产业发展要有好的前景,还需要政策来“带一程、扶一把”。持续打好产业帮扶这张“牌”,认真落实产业奖补政策,通过集中宣传、“敲门”入户、调研走访等方式,全覆盖式将政策宣传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广泛宣传奖补政策、申报程序和补助标准,充分调动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的积极性。今年以来,罗香乡已申请产业奖补2批次336户,其中第一批65户31.392万元已发放到位,小额信贷存量368人1741.91万元,其中2025年新增(含续贷)9户37.4万元,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产业发展的满意度。

优化模式,形成合力。解决好产业振兴问题,也是解决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输血与造血矛盾”的关键。当前,罗香乡拥有农民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5家、涉农类企业20余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优化是一项重要内容。对群众尤其是脱贫户、监测户等群体而言,更好地融入特色产业发展格局,需要改变以往单打独斗、依赖帮扶的发展模式。鼓励形成“农户 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上实现优化配置,由公司、村集体或合作社提前进行市场“试水”,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更好抵御市场风险,从而更科学地引导农业经济体进行产业发展。

求突破:

培育优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重要任务。罗香乡围绕做好做强产业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符合该乡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强招商。持续加速招商引资,着力通过粤桂协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客商开发建设罗丹村六寨冲“瑶潺·青溪悠境”森林康养综合体项目,全力打造罗丹、横村—罗运—滑坪休闲康养民俗旅游圈,努力寻求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优服务。让好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起来。罗香乡着力服务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改革等一系列政策落地,逐步打造“指尖政务”“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的高效便民政务工作模式,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腿”。服务好落户罗香村年产值2000万元的竹片加工厂,积极对接自治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甜茶)项目,协助意向企业做好用地选址等前期工作。

重内培。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拓展龙坪腐竹厂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同时,龙坪村农副产品深加工厂二期项目如期竣工,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得益于此,2024年龙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大关。加快推进罗运村白牛茶叶仓储分选中心、山茶村老山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和预算编制。全力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建设,通过指导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天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以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为依托,配套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实现茶叶生产加工的规范化与规模化。该项目已于2024年4月完成厂房建设,并投入茶叶加工生产。

谋新篇:

精准发力做好产业融合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乡村产业振兴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功能拓展融合,培育壮大三产融合发展组织载体,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围绕做好产业融合文章,罗香乡不断推进抓基础、树品牌、讲故事“三步曲”。

抓基础、补短板,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基于此,罗香乡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以行政村为单位认真分析短板弱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申报防洪堤、便民桥、太阳能路灯、人畜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今年以来,罗香乡共申报项目建设9个,资金共计711万元,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亮特色、树品牌,打造文旅融合精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青山绿水为底色,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让革命老区精神代代传承。2024年10月,罗香乡罗运村获命名为来宾市第二批红色文化村庄,成为当地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中的“网红”打卡点。充分挖掘“非遗”资源,对瑶族断肠草火灸疗法、瑶族挑针疗法、白牛村传说、白牛茶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进行多样化展示和解读,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活起来、火起来的同时,为当地带来流量、留住流量。

育人文、重宣传,努力讲好罗香故事。罗香乡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探索以图文、“微视频”、直播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广泛宣传罗香乡的特色产业发展和文旅融合成果,有效提升罗香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做实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文章。同时,罗香乡致力于逐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持续加大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乡村文化业态。此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将罗香乡建设成为特色经济兴旺发达、乡村风貌优美宜人、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幸福瑶乡。

(作者系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党委宣传委员)

--> 2025-04-28 □ 陈 颖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77132.html 1 以“特”破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