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朗朗读书声和铿锵有力的舞狮鼓点,这个夏天,黄茆镇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格外热闹。暑假期间,黄茆镇“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舞狮技艺教学、非遗剪纸培训、老兵讲故事、中医理疗教学、亲子主题阅读、移风易俗知识竞赛等9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让300多名孩子和家长度过了一个“既好玩又有料”的别样暑假。
“我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每天清晨号声一响,立马起床、整理内务,绝不能有半点马虎……”8月18日,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退役军人李振升声音洪亮,四十多名孩子睁大眼睛,听得入神。这位退役军人从军旅生涯讲到家庭教育,再谈到玉村传统舞狮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狮子头一举一落都是学问,就像做人,要踏实也要有魄力。”他发出倡议,呼吁孩子们参加免费舞狮培训,不要让传统文化“断了线”。紧接着,五位老党员轮番上台,用朴实动人的家风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诚实、勤劳、尊老爱幼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鲜活的生活智慧。
“山药、茯苓都是宝,就像好的家风,慢慢调理、代代传承。”8月22日,尚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飘出淡淡药香,卫生院的医生们正在介绍小儿推拿技艺和调理脾胃的家常药膳。他们一边示范“捏脊”手法,一边讲述中药里蕴含的生活哲学。五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发孩子们强烈共鸣。活动现场的“移风易俗”有奖问答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家长和孩子在抢答中加深了对移风易俗“五个统一”的理解。
这些场景,正是黄茆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通过将文化传承、家庭教育、礼仪培育、阅读习惯等主题融为一体,借助退役军人、老党员、大学生、医师等多元志愿力量,“镇村联动、站点协同”为乡村孩子打造出一个个“趣味课堂”。
下一步,该镇还将继续推出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让实践站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枢纽站”,也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的“暖心驿站”,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力。 (李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