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微言博议 2022年04月11日

让亲情助力抗疫

现象:在4月6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卫健委表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感染者,监护人可自愿申请陪护。当前上海市疫情处于高峰期,儿童感染确诊,单独入住隔离医院,最焦虑的莫过于家长。孩子该喂奶了、该换尿布了、哭闹该哄了……能不能得到医护的精心照料,成为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鉴于医护人手高度紧缺,既要保障孩子的治疗,又要照料孩子的生活,确实也存在现实困难。连日来,很多家长发出“婴幼儿感染者隔离治疗家长应该陪护”的呼声。

点评:儿童感染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优化管理制度来满足部分家长的陪护需求,是疫情防控的一道必答题。上海推出亲子收治模式,由监护人自愿申请,在充分了解可能的健康风险并签署告知承诺书后,可以陪护,这是顺应民心之举。

亲子收治模式,就是将亲情纳入对抗疫情的合力之中。家长放心,孩子安心,既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不过,需提醒的是,家长陪护时必须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才能更好地照料病中的孩子,确保阖家平安。(侯 江)

品牌出海应当放眼长远

现象:服装品牌江南布衣海外开店近30家,饮料品牌元气森林打入国际市场,家电头部企业海尔智家去年海外业务收入超1100亿元,新能源汽车去年出口量超历史累计出口总和……在衣食住行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被列入海外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从贴牌代工到品牌输出,中国企业出海方式升级正收获果实。

点评:在陌生市场中寻找自身坐标是品牌出海的定盘星。不同消费群体有何特征?产品针对的目标用户是谁?品牌自身优势何在?这些问题看上去和国内市场并无差别,真正解决起来却困难重重。当前,中国拥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发达的互联网经济,完善的工业体系和服务链条让短时间内塑造一个全新品牌成为可能,依据海外消费者偏好快速搭建供应链也并非遥不可及。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品牌比以往快了很多,品牌消失周期也比以前更短。消费者偏好不断变化,品牌始终处在动态发展中,市场红利也在不断变化。这需要企业迅速调整并适应新的市场坐标,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康 朴)

让人工智能更好拥抱教育

现象: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日前,《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发布。该《蓝皮书》指出,教师授课能力缺乏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点评:人们谈到人工智能教育时,常常会将其与“人工智能助教育”画上等号,而人工智能教育还有“另一面”——人工智能的教育,即通过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培养各层次的相关人才。未来,“人工智能助教育”能走多远、能否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也取决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的发展。

如果没有合适的师资,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美好愿景,可能都难以实现。那么,如何强师资呢?首先,要打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将为未来的教师教育奠定基础。其次,要促流动,必须为教师搭建终身学习平台,鼓励他们走进大学或相关企业提升自己。最后,还要提素养,不只是专业的人工智能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需提高自己的“人工智能素养”。唯有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体系,人工智能方能更好地拥抱教育。

(胡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