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1日

兴宾区元凌村:

共建共治 和谐和美

□ 本报记者 徐哲艳 莫 岑 傅 丹 何 鑫 通讯员 李立群 文/图

元凌村一角。

每天傍晚吃完饭,58岁的村民小组长石世干都会来到村里池塘边的议事亭,与村民一起拉家常:聊聊小村庄大梦想,聊聊人心齐振兴起。元凌,这个只有127户678人的小村庄,不但是兴宾区小平阳镇的党建教育示范基地、清廉文化教育基地,还是兴宾区重点打造的生态宜居乡村示范村。

小平阳镇有10个村委、2个社区108个自然村,其中不乏“广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三联村、“自治区绿色村屯”牛辽村这些“明星村”。青岭村委元凌村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示范村的?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我们的村庄能不能像公园一样美?”2018年,在石世干等骨干的带领下,元凌村决定“先做几件实事看看”。头一件事便是组织村民捐款投工投劳,清理池塘、美化环境。

“上世纪70年代,这里是一座小水塘,后来村民来这里挖泥用于建房子,便成了一座大水塘。”石世干说,因没人管理,池塘内的污水、垃圾又脏又臭。淤泥清理后,村民在池塘边上安护栏、装路灯、搞绿化、修廊道、建议事亭。长杂草了,垃圾被吹到池塘里了,总有村民及时去清理。在村民精心“照料”下,池塘水一天天变清、变美。元凌人用行动表明了,他们想美,也能美。

村里的路窄小阻碍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和石世干又带领群众把路面拓宽。有群众因田地被征用有“想法”,石世干一句“若觉得吃亏,拿我家的田去种”,让有“想法”的群众知道了什么是“大家”,再也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都积极为村子的发展作贡献。一条长1300多米、宽4.5米的大路就这样修成了,这是通向小平阳至陶邓的二级路,通向振兴的大道。

想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先要共建共治,才能共享。紧接着,元凌村在村党支部书记与村民小组长组织引导下,建立了“党支部+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共建美丽乡村的联动模式,全村大事要事主要由党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骨干商量决议,并推选户代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将“一组三会”用实用活,让党员带动群众,让先进群众带动后进群众。

在乡村振兴春风吹拂下,元凌村群众心里更敞亮,干事积极性更高了。在村中一堵刻满了名字的捐款墙前,石世干告诉记者,2021年在实施乡村风貌改造中,党支部和理事会在前期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组织村民每户自筹1000元,“号召当天就筹到了10万元,三天内12.7万元全部到账。”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改造屋顶、修巷道、建微花园微果园微田园,再利用打造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和党建教育示范基地之机,建成党建廉政园、示范路、景观带。在宜居乡村建设中,全村未发生一例冲突和矛盾。

“我刚来时还担心村里卫生问题,但看到村里定期清洁制度,我非常感慨,元凌人想美能美,还敢干能干。”驻村工作队队员欧全凤告诉记者,为维护村子的“美颜”,村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党员、乡贤带头,坚持每月开展2-3次全村大扫除。元凌村也被评为2019-2021年自治区卫生村。

如今,走进元凌,平池碧玉,柳风拂绿,眼前“村舍环林立,一湖映百家”,是画亦是诗。步入村中小巷,随处可见的“廉”元素和色彩鲜明的墙绘,一画一景,和谐亦和美。

村子漂亮了,内涵丰富了,元凌人思索着如何让口袋鼓起来。有着多年酿酒经验的致富带头人石世干,决心引导村民利用冬闲田种植芥菜,带领群众发展“石家酒+酒糟酸菜”项目。同时,镇党委、政府也瞄准了田园综合体,打算利用村边的沼泽地,引进稻鱼立体共养项目发展休闲农业,增强元凌村产业振兴能力,实现颜值和产值齐飞。

--> 2022-07-11 □ 本报记者 徐哲艳 莫 岑 傅 丹 何 鑫 通讯员 李立群 文/图 兴宾区元凌村: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60794.html 1 共建共治 和谐和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