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1日

《来宾日报》圆我三年寻师梦

□ 韦登调

《来宾日报》(原名《桂中日报》)于1988年创刊,那年,我在武宣县通挽禄宽教学点任代课老师,该报成了我唯一的读物。工作之余,我会认真品读报上刊登的内容,连载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共178篇文章,每一次看完我都小心剪下并装订成册,现在仍记忆犹新,该报也因此成了我的“挚友”。

2009年6月12日,报上刊载的史话《如今凋零处,曾是贵族居》,文内提到的郭松年为武宣县桐岭雅岗村人,曾任广西督军署秘书长。作者把郭家的家世写得详尽生动,让人犹如身临其境。登载的文章《武赖河之歌》,描写了我老家的“阴山”山脉(土名),此山是武赖河流域和濠江河流域的分水岭。我将报纸折叠好,送回老家屯上,分发给村民阅读,让大家自觉保护好生态源头。

作为《来宾日报》的忠实“粉丝”,我常能看到陈德仁、陆庆葵、李干金、陈冬梅、易学军等作者的名字,他们是我熟悉的作者。唯独蓝炳培,我还不认识,他的文章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波涛之中现潮头,历史故事描写真实,民间典故信手拈来,所用字、词、句妙笔生花,阅之如嚼糖,唇齿留香。为此,我踏上了寻找这位作者的漫长之路。

2013年4月19日上午,一名钓友告诉我,蓝炳培是桐岭镇伏马屯人。7月14日中午,我骑着摩托车一路前往伏马屯。在村口,我看见一位牵牛的农夫,便向他打听蓝炳培的住处。“蓝炳培在县文化馆工作,全家人住在县城。”农夫说。无奈,我只好调头。

同年10月18日上午,我在武宣县教育局办完事后,直奔位于东门塘的县文化馆。到了目的地,只见铁门紧锁,蛛丝缠绕。七八位棋友正在对弈,上前询问,一中年男子告诉我,文化馆已搬到城北路。我只好坐上三轮车,奔向城北路的县文化馆。下了车,只见一名女子正推着车出大门。“蓝炳培在这里吗?”我问道。“下班了,你下午再来找他吧。”女子回复。因时间有限,我无法等到下午上班,只好坐上班车回家去。

2014年5月22日上午,我带学生前往武宣县城考试。趁着等待的空档我又来到县文化馆,但见一名女教师在指导学生跳舞,便上前向她打听蓝炳培的办公室。她微笑着说:“他下乡采风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你改天再来找他吧。”闻言,我只得返回。

2015年9月5日早上,我送学生到武宣县职业技术学校上学,趁此机会再次前往县文化馆,逢人便打听蓝炳培的办公室。“蓝炳培原是我们馆的副馆长,已经退休了,不经常来馆里,你另想办法找他吧。”至此,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失望而归。

一天晚上,我突然想起同校教师覃玉清的丈夫姓蓝,或许与蓝炳培有亲戚关系,随即打电话向她询问。“那是我堂哥。”她笑呵呵地说。我立即将寻找她堂哥的经过一一告知,希望她帮忙找到电话。了解情况后,她满口答应,我内心激动又充满期待。2016年4月5日早上,覃老师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得到了堂哥蓝炳培的电话号码。当晚7点,我终于联系上蓝炳培。那一晚,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我欣喜若狂,盼望着能早日见面。

2016年11月19日傍晚,蓝炳培给我打来电话,邀我一同参加采风活动。20日早上8点,我按时赴约,终于见到了苦苦寻找三年的作者蓝炳培。从那以后,我成了武宣县民艺协会的一员,与大家一同学习、交流,蓝老师更是在写作方面给予我不少帮助和鼓励,这份恩情毕生难忘。

如今,阅读《来宾日报》仍是我的习惯,我还加入“来宾教育·梦工厂”“壮美八桂”“武宣作家协会”等交流群,与大家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用知识丰盈内心世界。

--> 2022-07-11 □ 韦登调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60834.html 1 《来宾日报》圆我三年寻师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