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3日

深化改革促发展 编制“活水”添动力

——来宾市机构编制工作十年综述

□ 本报记者 陈千立 通讯员 杨 彬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开发区管理机构成功获批;教育卫生、乡村振兴、应急管理、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得到优化完善;基层治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这是一份实干铸就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来宾市机构编制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推动改革、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等领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加强规范管理,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狠抓作风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为先

增添发展活力

全市机构编制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高举改革大旗、坚定改革信心,从自身工作角度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先后牵头完成2013年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及2019年新一轮党政群机构改革等一系列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

改革过程中,我市机构编制部门一方面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促进各级机构履职更加顺畅高效;另一方面根据来宾发展所需,相应自主设立“个性机构”,先后完成市工业园区体制整合融合、推动三江口新区管理机构成功获批设立,为加快来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服务为本

普惠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背后都与管理体制机制相关,因此需要在机构设置、职能转变、编制调整等方面下功夫。

我市机构编制部门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切实发挥机构编制资源在服务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保障作用。重点改革扶贫和乡村振兴管理体制,完善卫生健康管理体制和应急管理体制,尤其是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为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

作为力戒形式主义、贯彻为基层减负的实际举措,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全区率先完成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下沉市、县编制资源1700多名,促进事业编制总量增幅75.82%,为基层一线履职尽责提供保障。在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改善的同时,来宾也成为全区唯一一个在全市推广“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的试点市,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管理为要

提升法治水平

十年来,我市机构编制部门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市委、市委编委名义印发机构编制管理刚性政策制度近百份,不断强化制度执行,筑牢法治根基。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创新探索出“来宾经验”,获自治区领导充分肯定。

在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的同时,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同步抓好“柔性”管理,先后印发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市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人才周转池编制管理等制度办法,统筹近千名事业编制,专项用于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所需;为近百名抗疫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开设“绿色通道”,办理入编手续,彰显机构编制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温度”。

未来,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将积极适应机构编制工作新形势,主动跟进、超前服务,坚决做到“市委有部署、体制机制有保障、编制资源供得上”,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2022-08-13 □ 本报记者 陈千立 通讯员 杨 彬 ——来宾市机构编制工作十年综述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33341.html 1 深化改革促发展 编制“活水”添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