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砥砺前行争朝夕 千年古郡展新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回顾

□ 刘润金 黄隆天 黄 飞 王志光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明亮又宽敞。 (肖广荣 摄)

象州县城日新月异。(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充满现代气息的风力发电场。(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工人将板材装车发往广州。(刘润金 摄)

工人在生产环保餐具。(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陆干波 摄)

志光家具公司一角。(陆干波 摄)

工人在组装电动车。(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甘蔗机械化收获省时省力。(黄隆天 摄)

葡萄丰收果农乐开怀。(韦继祥 摄)

又是一个沙糖桔丰收年。(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肖广荣 摄)

标志性建筑彰显象州风采。(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美丽宜居的新农村风貌。(黄隆天 摄)

象州粮仓优质粮仓富硒水稻基地。(黄隆天 摄)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强工业、稳农业、塑城建、保民生,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千年古郡焕发勃勃生机。

工业:

踔厉奋发前行 提振“象州自信”

三江口森林工业城的广西正龙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着生产家具板材。经排板、修芯、冷压、贴面等30多道工序,一块块整洁的家具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仓库里,一辆叉车正把家具板材成品装上大货车,即将通过柳武高速公路发往广州。

三年前,三江口森林工业城所在地还是一片低产值的旱地。2019年7月,经象州县和北京驰普投资集团来宾驰普公司携手共同打造,象州首个林业产业园在这里诞生。全国各地的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在此集结,主打产品为木地板基材、建筑模板、高端家具基材、全屋定制等。经过三年的发展,三江口森林工业城签约企业入驻达18家,其中12家已投产、2家在建,预计今年产值达30亿元,直接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税收超0.7亿元。

三江口森林工业城的发展壮大,可以说是十年来象州工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乘借“三企入桂”东风,围绕“东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全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先后引进三江口节能环保产业园、三江口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锦江象州东融绿色建材产业园等超百亿元工业项目,形成丝绸纺织染整、绿色碳酸钙、新能源电动车、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建设有序推进,产业项目遍地开花,亿元以上项目32个,百亿元项目2个,其中华润、雅居乐、中航、杭州锦江、江苏天合等7家企业为世界500强和中国民企500强。“十三五”期间,实现到位资金32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23万美元。

同时,象州县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近年来,该县丰收水库光伏发电、中航风电、华润风电等一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年产值达1.72亿元。家得宝、华萱、港萱环保餐具等一批蔗渣生产环保餐具项目建成投产,产品远销欧美发达国家,年产值达1亿元。全县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链条逐步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9个,总投资32亿元。

象州工业发展的十年,也是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十年。十年来,象州县统筹推进自治区级重大项目43个、市级重大项目363个。仅2020年至2022年,全县列入“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项目就达57个,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超百亿元。目前,全县重点推进工业项目42个,总投资达570亿元,“双百双新”产业项目6个,规上工业企业62家,2022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4%。

十年奋力拼搏,十年春华秋实。十年间,象州县规上工业平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9%,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2021年,象州县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年均增长6.4%,比2011年翻了1.37倍。

农业:

提质乡村振兴 打造“象州样本”

十年来,象州县坚持农业稳县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优质稻、甘蔗、桑蚕等产业基础上,按照“稳粮、保桑、优果、强林、扩蔗”的思路,调整为优质稻、甘蔗、桑蚕、水果、林木等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象州县历来盛产优质水稻,有着“桂中粮仓”的美誉。一直以来,该县把粮食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完成2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完成4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机械化育秧、插秧、收割,降低生产成本,助农增收,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24%。推广水稻良种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全县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保持在45万亩、16万吨以上。近年来,象州县先后获评“中国好粮油”示范县、重点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先进集体,获评来宾市第十批文明单位、产业发展先进集体及建市15周年经济社会建设先进集体。

糖料蔗产业是象州县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推行糖业订单合同,高标准完成糖料蔗生产保护区21.14万亩划定、11.66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任务,完成7900亩“双高”基地水利化建设,获得自治区质监局发文批准创建“自治区级象州县甘蔗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全县有蔗面积保持在16-18万亩之间,总产量80万吨。

从2014起,沙糖桔、沃柑等柑橘产业在象州县迅猛发展,柑橘水果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象州县通过实施柑橘品质提升工程,统一柑橘生产管理技术规程,柑橘产量超50万吨,成为广西沙糖桔三大主产区之一,“象州沙糖桔”成为全区第一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高质量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1433个村(屯)清产核资,119个行政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创建各级农业示范区191个,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5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由4个增加到33个,数量居全市第一。

此外,象州县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近年来,象州县实施48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3.3万亩;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新增灌溉面积37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5万亩,防洪抗旱能力明显提升;大藤峡水利枢纽完成投资5亿元,完成总任务的70%。

2021年,象州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36亿元、增加值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9.8%。

城建:

提标城乡建设 刷新“象州颜值”

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城市功能,是提高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十年来,象州县按照“强城区”战略导向,紧扣“东扩、西拓、南延、北进、中优”的城市发展思路,坚持更新与建新并重,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城区面貌实现蝶变。

漫步在象州县城区,只见一座座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一批批高品质住宅小区接连投入使用,居住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象州县投资约15亿元实施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解决了全县上千户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同时有效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城市面貌和提升象州县的承载能力。投资0.55亿元实施5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拆除围墙、杂物房及乱搭乱建的建筑,对整个片区进行统一规划,在改水、改电、改气等基础改造上进行提升改造,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健身器材、篮球场、绿化设施,新增公共停车位、新能源充电桩、文化宣传栏等,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同时,鼎丰城、裕达新天地等商业综合体顺利入驻,形成以朝阳路、教育路为核心的“两大商圈”。夜幕降临,城区街道人来人往,购物、消遣、吃宵夜……华灯点亮了人们的夜生活,处处弥漫着充满活力的“人间烟火”。

为方便群众出行,象州县引进共享电动车3400辆,在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共享单车,居民只要用手机轻轻扫码,便可骑着电动单车游象州;建成27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慧停车”项目有序实施。

当前,柳江河段江滨园区象郡特色小镇、县文体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老狮岭公园、花山文化体育公园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象州县城无大型休闲公园的历史,新增绿地面积40万多平方米,城区绿地率逾30.76%,人均公园面积达12.24平方米。同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象州二桥建成通车,出入更为便捷,新增城市道路12.77公里,新建雨污管网35.6公里,天然气管网覆盖县城95%以上区域。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城乡融合步伐也在加快。2015年以来,象州县完成9个乡镇集镇改造,整洁宽敞的街道,规划有序的店铺,熙熙攘攘的赶集群众,构成了一幅热闹生动的生活场景。石龙镇市民活动中心、寺村镇文体中心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群众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县境内高速公路主线增加到64公里,拓宽农村公路79公里,所有行政村均通等级公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85公里,开通县城至石龙、县城至沐恩、县城至温泉和凉泉城乡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更为方便快捷。通过各项措施,象州县城镇化率由38.5%提高至40.4%。

交通:

打通交通“动脉” 加速象州发展

进城有两座大桥,出行可从六个出入口上高速,象州港区猛山作业区货运可直达珠三角……十年前,属于老、少、山、穷县的象州人民,曾经不敢想象,现在出行却是如此便捷。

“发展快,高速带。” 2015年建成通车的柳武高速公路穿过象州境内,象州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梧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贺巴高速(蒙山至象州段)2021年12月建成通车,贺巴高速(象州至来宾段)预计今年12月份部分通车。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打通了交通“大动脉”,让流通速度快起来,吸引了更多客商到象州投资兴业,有力推进了象州“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进程。象州县的富硒水稻、柑橘、甘蔗等农产品通过快速通道上送柳州、下至梧州和粤港澳,为象州县的经济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十年来,象州县实施了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全县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目前,象州县境内路网结构由已形成的“一纵一横”向“三纵四横”拓展,象州县辖区内乡镇全部通二、三级水泥(沥青)硬化路,111个行政村全部通四级及以上水泥(沥青)硬化路,拥有贯穿象州县境内的国省道共4条(国道2条、省道2条),总里程181.787公里。2021年全县有营运车辆478辆,其中营运货车277辆,营运客车201辆(客运汽车168辆、出租汽车16辆、公交车17辆)。全县乡镇通车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

十年来,象州县港口码头建设快速发展,建成了桩柱式码头来宾港象州港区猛山作业区一期工程,有2个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102万吨,是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第一批储备港口项目、全县首个千吨级码头。货物有煤、非金属矿石、矿物性建材、水泥、集装箱等,出港货物主要流向珠江三角洲及粤港澳大湾区,进港货物基本流向本县企业及柳州等地。

十年来,象州县不仅有着健全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更有便捷的交通水上运输出海通道。据统计,2021年全县有运输船舶75艘,其中客船6艘、货船69艘,总载重吨为7.9万吨,船舶总吨为4.2万吨,总功率为1.6万千瓦,总客位为380个。全年完成水路货运量99.34万吨和货运周转量57981.71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85万人和客运周转量12.03万人公里。

路网连民心,铺就致富路。十年来,象州交通“动脉”更畅通,如今该县正享受着交通建设带来的快捷便利,全面开启象州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民生:

建成小康社会 书写“象州精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砥砺奋进,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主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实行“挂牌作战”,攻坚克难,如期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书写了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彩篇章。

好日子的背后,是持续不懈的努力。象州县组建了122支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293名工作队员,安排137个后盾单位5436名结对帮扶责任人助力脱贫攻坚。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最终实现了3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3.37万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围绕产业发展,象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广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全县产业覆盖率达96.96%。累计投入资金11480多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5+2”等产业进行扶持。2016年以来,共开展种养技术培训班330期,培训贫困群众2.4万多人次。2018年,象州县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122个村(社区)均实现村级集体收入2万元以上,2019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

“十三五”期间,象州县完成饮水安全项目146个,“有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完成14035户危房改造,拨付资金25286.67万元,惠及人数超5万人;完成133条村屯级道路硬化,全县11个乡镇全部通等级公路,111个建制村全部通水泥路;筹集投入扶贫资金达4.95亿元,完成5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示范项目建设任务,涉及全县11个乡镇。

2016年至今,象州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527户、就业516户,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到2019年底,象州县已实现100%行政村通光纤、100%行政村通4G通信网络,完成93%以上自然村实现光纤网络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90%提升到100.66%。全县111所政府办村卫生室配齐“村医通”,村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十年间,象州县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整合资源、资金,干群合力持续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行动。结合脱贫攻坚行动,实施乡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工程,解决了污水、垃圾处理的难题。强力拆违治乱,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改厨改厕建设项目2.2万户、危房改造2512户,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得以改善。三里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古朴村、纳禄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2个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综合示范村。

十年来,象州如期实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减贫11598户42609人,出列贫困村33个,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10.3%下降为0。2020年,象州县荣获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一等奖。

--> 2022-08-26 □ 刘润金 黄隆天 黄 飞 王志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回顾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33788.html 1 砥砺前行争朝夕 千年古郡展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