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6日

星光不问赶路人

原连辉

“大学生”这三个字,在我年少的那个时代,代表着“天之骄子”。因此,从懂事起,我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考上大学。

然而,命运捉弄人。中考时,我考上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被人们视若珍宝的中专,在乡里乡亲赞叹不已和亲朋们期盼的目光中,我走进了中专学校。

因为没上过高中,我一度以为自己此生再无机会走进高考考场。2001年4月3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改革新举措,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首次允许25周岁以上的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我大约在2001年底才得知这个消息,那个尘封已久的大学梦,又渐渐鲜活起来。

无巧不成书,2002年,已经参加工作四年的我,在单位机构改革中成为“分流待岗”的对象。待岗后,因年轻,二十多岁的我毫不沮丧。衣食无忧又诸事不顺的我,突然想起自己的“大学梦”。想到这个儿时梦想,我心里激动得泛起阵阵涟漪,像感受到了某种天外神力的召唤。难道是上天有意要弥补我没能走进高考考场的遗憾,否则,为什么一切都是如此巧合呢?

想干就干,我拿起了妹妹的高中课本和习题,在家人们不解的目光中,为备战2003年的高考忙碌起来。因为在一年左右时间要全部自学完高中课程,我必须惜时如金,日夜兼程地在备考里拼杀。

读初中时,我是以数理化见长,但是用一年的时间来备战高考,若选步步为营又难度较大的数理化来专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我毫不犹豫选了较好把握的文科综合。恰巧,妹妹学的是文科,留下来的资料可以全部派上用场。

但纵然是文科,也少不了要学高中数学。最难啃的还不是数学,而是丢弃多年的英语,因久不接触,我当时的英语水平别说应战高考,就是应付中考也成了极大问题。因此,备战高考的第一大敌,无疑就是英语。此后,我自学高中的5门课程里,其实有三分之一或近半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耗费在枯燥的英语学习上。从记单词、读句子到看课文,都离不开字典的帮助,经常一篇简单的英语课文,被备注得密密麻麻的。妹妹放假回来看见,说一看这备注就知道是很用功的人。因为总体时间不够,我的数学也学得很吃力,尤其是几何部分的求证,需要耐心想象或画辅助线之类,难以静心投入。对此,我的原则就是难题不碰,尽量拿基本分。剩下的语文、历史、政治三门,因上中专后也一直乐于读书学习,倒觉得还挺亲切。

尽管对各个科目都有点囫囵吞枣,但我非常珍惜学习时间,基本能按进度阅读课本和完成基础习题。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做饭等简单家务,剩下的时间我全部用来学习,正常熬到凌晨一两点,才走出房门透透气准备休息。此时万籁寂静,我会抽出片刻想想,不知小村外面还有什么人和我一样,为了一个梦想还没入睡,到处都有人为了自己的生活或梦想,不分白天黑夜地奋斗。想到此,我不禁莞尔一笑,不再觉得苦累和荒唐。

家人见我如此下力气“啃书”,也慢慢理解了我。夜里偶有村民从我家边经过,见我的灯光一直亮着,一个身影总是匍匐在台灯下凝神演算,或在小屋里走来晃去默念读诵,都忍不住感叹:“看见了么,这就是真正的读书人!”但我却没有精神来理会他们,甚至不愿有人走近我的小屋,一切的心思、所有的精气神,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全被高考牵系着。

2003年的春天,“非典”来袭,临近高考,车站等公共场所的人群要接受体温检测。同时,那年春天以后,我不时要承受一些异样目光。尽管教育政策改革后,外面有很多大龄的社会考生,但在我们小县城,这还是个新鲜事物,从去教育局报名,到跟随学校里的高中生去体检、领取准考证等,人们都忍不住多看几眼我这个大龄考生。一些好奇心较重的学生前来跟我套近乎,确认我要和他们一样参加高考后,会道出“祝福大哥”之类令人感动的话语。

高考前的一天,我背上厚重的背包,准备赶往县城,刚读高一的小妹因学校要腾出高考场地而放假归来。见我背起背包准备出门的样子,她说了一句:“大哥,感觉你像古代那些要进京赶考的书生!”我自信地回她:“本书生小试牛刀去也。”

那一年,我以完成一件人生大事一般的神圣和从容,走进了高考考场。

燃烧着激情,拼尽了全力,在那个梦寐已久又迟到的考场里,我考取了500多分。然而,因当年高考招生计划的增长比例赶不上考生数的增长比例,文综的本科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我没有考上心心念念的本科院校。

尽管结果不如意,但我没有丝毫后悔备战高考,毕竟,能以无师无友的一年自学之功考取这个成绩,我释怀了。

只要能从容走进高考考场,只要拼尽了全力,那么,硝烟过后,一切都是云淡风轻的美好。

--> 2023-06-06 原连辉 1 1 来宾日报 content_145560.html 1 星光不问赶路人 /enpproperty-->